好了,有了坎星科技,他可以圆一下之前的小梦想了,甚至可以更加系统的学一下。 而且上线新节目,他也有自己的打算。 公司肯定要开,但是那么大的建设工程,就算有国家级的资源协助也要等很长一段时间。 等待厂房的这段时间干什么? 他想过这个问题,然后就在群里得到了灵感。 《坎星太空计划》不算太大众的游戏,玩家数量跟一些世界级的游戏没法比,但是也算有一个群体,并且跟航天领域结合的也比较紧密。 以“坎星科技”为话题,复刻一些游戏道具,就像他之前制造的那些模型一样,只不过这次不是玩模型了,而是玩真家伙。 要知道原始版坎星火箭发动机的最大推力能达到300多吨呢,这推力放到地球上也够露大脸了。 如果他以一个“坎星游戏玩家”的身份复刻出真实的坎星火箭发动机,绝对的1:1,那将是一种什么场面? 想想就刺激。 更别说他还可以资助其他的业余火箭玩家,甚至举办一届业余火箭大赛,前几名奖励个千八百万的。 他可是知道国内有不少玩业余火箭的玩家,他们会遇到各种限制,其中最大的限制就是资金问题。 以前还有国内政策不明朗的原因拖累,今年正式的航天法就要出来了,如果这时候来这么一个活动,绝对可以在国内搅起一股航天风潮。 第一可以调动国内航天氛围,提高民众对航天事业的关注度。 第二可以趁机留意航天人才,方便以后往自己公司里招揽。 第三可以给公司做个前期宣传,提高公司的曝光度和知名度。 绝对的一举三得。 不对,应该是四得。 花钱,还是有意义的花钱。 为了这事花钱绝对更爽。 说到花钱,他想到了前两个“要素察觉”。 影视和动画。 或者说干脆点,就是自己花钱拍自己想看的影视动画作品。 他很早就有这种想法了,只不过没钱,现在既然有钱了,当然要实现这个梦想。 他最想看的还是科幻影视剧,还得是硬科幻,而国内不说硬科幻剧了,总体的科幻剧水平,怎么说呢…… 好吧,没法说。 目前也就一部小破球可以看看。 而且实际上因为经验、资金、剧本、演员等问题,小破球的效果并没有特别好,当初大爆,仅仅是国内“干旱”了这么多年,好不容易下点雨,还是无污染的雨,人们兴奋的不得了。 如果他要找人拍一部硬科幻电影,肯定得精益求精。 据说拍摄小破球花了三亿多,后来还忽悠了演员几千万投资,那他直接翻个倍,投七个亿。 当然,重工业科幻电影拍着拍着肯定会超支的,他再准备个两亿八千万,这总可以了吧。 这么一想,十个亿也不禁花啊,所以他之前愁什么呢? 而且他都投了将近十个亿了,指定男女猪脚的权利应该有吧? “你以为我会指派流量明星吗,no、no、no,我指派的可是公认的演技派,人家影帝、影后提名过哒。”< 有人会问:怎么少了两千万啊? 真笨,前边举办业余航天大赛的奖励不是千八百万吗? 第一名:一千万。 第二名:八百万。 第三名:一百五十万。 第四名:四十九万九千九百九十五元。 第五名:五块。 公平、公正、公开。 如果电影还超支,那不好意思,只能等下