第七十一章 一封情书(2 / 3)

不清要感受的对象?你能理解我那时内心的煎熬么?

原谅我的自私和浅薄,我曾竟感觉你心里煎熬是惺惺作态、无病呻吟,直到那一刻,我才真正理解你内心深处的苦楚。

人之所以为人,原来不是因为敏锐的思考,也不是因为什么了不起的责任感,那些东西其实野兽也有。

我们之所以为人其实是因为情感丰富……只有情感的触角,才能够触及心灵最深处。

可惜,我了解得太晚。

我生在越国的一个小渔村,六岁前与常人无异,每天看着父母为生计奔波,自己却能无动于衷的傻玩。

这是我在之后一段岁月里不断自责的桥段,因为负罪感可以让人更加坚韧,更加努力,支撑自己付出比周围人更多努力。

那里叫做亚子营,向我一样的孤儿被接进宫殿里,与同龄人住通铺,每天一起学习,一起吃喝,一起修行。

最初的一段时间,我很迷惘,祸福难测像压在心头的大山。

后来,随着对规律生活的适应,我的心渐趋平静,替代焦虑的是决心,里面揉杂诸多情绪,求存、图强、攀比,还隐含期许。

我会不断提醒自己的生活有多悲惨,那源于战乱,父亲、母亲、亲人、邻居皆死于战乱,终结战乱便顺利成章成为我目标,当然也是亚子营里绝大多数咬牙坚持的孩子们心中的目标。

我不知道这个目标与回报越王的恩德哪个更高尚,哪个更正确,也没有时间仔细分辨,因为那时我坚信二者并无区别。

后来,当我靠毅力脱颖而出时,亚子营给了我一个意外的方向……刺客。

我原本向想为一名将军,最不济也能凭借身手成为王的近卫。

手举刀剑,迎着枪林箭雨撕声怒吼,为越国,为百姓,为天下,哪怕是抛头颅洒热血一命呜呼,至少壮烈。

可惜,我要成为一名刺客,站在阴暗的角落里,向毒蛇一样伺机而动。

当对手疏忽时突然出手,在要害处予以致命一击,不需要呐喊,也不需要什么高尚的理由。

在亚子营没有人敢嘲笑我,因为我的剑最快,但我分明从他们眼中看出鄙夷和幸灾乐祸。

我很苦恼,去询问教习,他却说我更喜欢阴影。

生活在南国喜欢阴影有什么不对么?难道应该盯着酷热的太阳流汗?

那时,我开始出现崩溃迹象,年少时的愤怒在慢慢消失,甚至很少有事情能够引发我的关注,我发觉世界其实并非五颜六色,而是灰的。

我清楚这样不行,于是,我开始为自己寻找生存下去的理由。

对,是生存,并非为了什么了不起的理由,目的仅仅是活着。

我不能辜负自己高人一等的剑术,更不能辜负当年玩耍的海滩……

我慢慢发现,并让自己坚信刺客有刺客的风骨,刺客有刺客的信条,虽然没有光鲜的衣甲,但刺客依然可以活得高尚,甚至伟大。

没有人教,但我努力从古籍中翻出了属于自己的条条框框。

我这样解释刺客,王之匕首,伺机而动,直捣魁首,扶弱拯危、不畏强暴、以一人之刚烈换万民生养者。

看,目标是不是很高尚?足够花费一生时间去苦苦追寻。

为杀而杀为滥;

为利而杀为贪;

为情而杀为执;

为势而杀为懦。

不滥杀、不贪财、不执念、不仗势。为知己者死,舍生取义,以杀止杀。

漂亮的风骨,值得被后人称颂的信条。

你看,我为自己编织的外袍是不是也很华丽?足以媲美那些招摇过市的将军。

我曾为此沾沾自喜,直到你对着我大骂,你说我不过是条中心耿耿的走狗。

我清楚你骂的不是我,而是温庭赟