一周后,林学松从兖市回到了老家,跟林子顺仔细商量了一番,觉得对内需两个人才可以。后面林子顺把这事跟王勇提了一句,王勇自然也不想放过这个单干的机会,立马表示想加入,就这样,三个人“组团”成功。
后续银行贷款、租地、建厂、注册公司等的一系列手续就正式开展了,一切也进行的顺顺利利,酱菜刚入窑(jiao),林学松就谈了几个订单,这下大伙心里更开心了,仿佛看到了人民币哗啦啦的飘过来...
林学松看一切走上正轨后,就携家带口回到了老家,在县城买了套房子,这是打算回到老家好好经营酱菜厂的势头。
三人按着新接的订单来估算了下,入窑的酱菜还满足不了订单,需要抓紧再入一些量,虽然说订单的款还未到帐,但客户都是林学松的朋友,他们刚开始做,也不好追着别人付定金,就口头下了订单,他们先交货。
照这个行情来看,明年的订单量还要再翻上一番,按这个发展,明年的菜不一定可以收到这么多,所以今年一定要跟一些菜农协商好,种多少辣椒,多少萝卜,还有多少其他的品种,到时他们一并收购了就可以。
三个人也是手脚麻利的人,商量好了马上联系了几家菜农,分别订好每家种多少,待明年收购。
转眼几个月过去了,之前客户下的订单也交付了,货款就还没有收回来,赊帐在那会好像是挺正常的事。
催款的事就由林学松负责,毕竟他是对外的业务,催了两三个月,六家单子,只收到了一家的货款,眼下也要过年了,再催别人也没有付,只说老林你还信不过兄弟吗,过了年开春一定给你结。
别人话都说到这份上,林学松也不好再催,只能等到过了年再盯下货款。
过年了,货款虽然没收回来,但也挡不住人们的好心情,到处张灯结彩,大小老少的都买了新衣服,街上时不时会闻到“摔炮”的味道,都是一群娃娃在玩。
家家户户熬了浆糊贴对联,到处喜气洋洋,林子顺一家更是眉开眼笑,这开工第一炮打的不错,成了七单,虽然货款没回来,但是有松叔在,这都不是事,他们安心做好厂子内的事就行。
(在此谢过大家的观看,还是不要脸的说一遍,如果各位觉得本小说还不错,麻烦加一下书架,如果能投下推荐票就更好了,谢谢。)