646(3 / 4)

穿越养娃日常 臻善 4192 字 7个月前

读书也不少,书中记载苗寨似乎就有这样的房子,小鱼儿也在瞬间了然这样建造的含义。

魏思敏见状,心里不由赞了一声,这姑娘是真聪明。按照她这个年龄算,她能懂这些,也算是博闻强识了。

出身好、模样好、脾性是一等一的,还上进刻苦,孝顺父母、友爱兄弟姐妹,这样样样出挑的姑娘她都喜欢,也难怪玉安着了魔似的,看见小鱼儿就走不动道儿。

可惜,他爹娘想成全他,奈何徐总督没这意思。因为明乾一句试探的玩笑话,徐大人还恼上了,连信的都不回了。

威名赫赫、杀伐果断的徐总督也会有如此幼稚的一面,这发现没少让明乾暗乐。还决定将此事写在小本本上,等过几年再拿出来臊臊徐大人,也是非常幼稚了。

宋家祖宅的藏书阁远比不上青阳山上的藏书阁,那个藏书阁占地好几亩,其中藏书如汗牛充栋,浩如烟海。而眼下这个藏书阁,虽然比不上青阳山上的藏书阁的十分之一,但在瑾娘看来,藏书量也是非常可观了。

整个二楼全都是一排排、一列列直达房顶的架子,书籍一本本安插在其中,从中走过,厚重的笔墨味儿萦绕在鼻尖,让人忍不住深吸一口气,似乎是为古人的智慧,亦或是因为这些流传至今的文明,身心战栗。

瑾娘还好些,毕竟现代各种博物馆、图书馆数之不尽,就不说别的,单是大学里的读书馆,藏书都有几十万卷。瑾娘见惯了这样的场面,并不以为意,小鱼儿却迈不动脚,似乎怕稍微闹出些动静,就惊醒了蛰伏在书籍中的每一个魂灵。

不过因为藏书阁是半开放性质的,这就意味着除了宋家人,别人也可以进入这里。就比如青阳书院的一些学子,宋老山长的友人,宋明乾的同窗、朋友、弟子,甚至就连城中一些好学的普通人,只要能得到两位秀才公的推荐,也是有资格来这里借书的。

也是因此,藏书阁人来人往,竟然还有些热闹。不过大家都很安静,即便来来去去,但都不会发出声音,可见对书卷的敬畏。

魏思敏来的路上就和瑾娘说了她的安排。一楼有个小小的包房,瑾娘和翩翩可以在其中读书品茶,至于她,就招呼丫鬟仆人们晒书去。

她忙起来可能就顾及不上她们母女了,还让瑾娘见谅。

瑾娘当然见谅,再来,她和魏思敏多少还有些不熟,非要硬凑在一起没有那么多话也尴尬。

瑾娘和小鱼儿分别挑选了书籍和画卷,然后就去了一楼。魏思敏见状也忙碌开了,先是让下人将外边的假山与石桌石凳都擦拭干净,这是用来晾晒书籍的;再把大块的油纸布铺到地上,擦拭干净,再把书籍一排排从书架上取下来,放置到油布上。

瑾娘透过窗户往外看,就注意到,丫鬟们走动都非常有序,书籍似乎也是按照某种分类来分块分区域晾晒的,这样更有利于之后的收取与放回,想必也是他们屡次晒书总结出的经验。

小鱼儿全神贯注欣赏着手中画卷的意境与笔法,看的目不转睛,丝毫没被外边的动静惊动。瑾娘见状讪讪的摸摸鼻子,她像小鱼儿这么大时,也很能坐得住,读书练字轻易不会被外边的动静吸引,可现在年纪大了,反倒坐不住了。关键还是心浮躁了,难以一颗心沉浸到书本里。

这非常不好,要改。

等瑾娘全身心沉浸到书本里,读完一本蕲州地理志,就见外边人来人往还在不停的往外搬书。

当然,除了一些丫鬟和仆役,竟也有一些穿着普通,家境贫寒的学子。他们看着年岁已经不小了,都已经加冠,因为是迫于生计从书院退学,可还没绝了科举出仕的心,便抽空用功读书。

他们显然是这里的常客,不仅经常借书,还能帮衬着搬书晾晒。丫鬟仆役们见状并没有阻拦,反倒含笑与他们打招呼,就连魏思敏,也不过说了句,“又麻烦你们