第二百六十三章:变法的正确姿势(3 / 4)

“什么条件?”

“劳烦天刑楼,放过白家的白止。

若天刑楼能应下,某现在便愿意答应楼主的条件。”

王子渊轻声开口,且直欲躬身行礼。

一股力量向上托举,止住了王子渊的躬身行礼之势。

白止已经悠然转身。

“你放心,那个白止.....

不会有事的。”

看着那道隐没在黑暗中的身影,王子渊的心中长舒一口气,又尽是疑惑。

这个名叫束极的天刑楼楼主,在他身陷廷尉署之时,便幽然出现在牢房之中,视廷尉署内部的道阵如无物。

随后便直接了当地对自己说自己想要以身殉之的变法就是个笑话。

如果自己想要见识一下变法的正确姿势,就要听他的安排。

(稍等,没有码完。)

但是已然违背了某之文道,甚至文锁都出现了些许问题。

故而某直接舍弃文道,托入国运之中,以制掣宗正署。

文锁化作秦之法规,无法归于己身。

又如何踏入明德之境?”

白止却是挑了挑眉:

“所以,本楼主才说这段时间,正好是王御使你踏入二品明德之境的最佳时间!”

王子渊微微一愣:

“什么意思?”

白止扭身,背对着王子渊,悠悠开口:

“刚刚本楼主问你为何法修难以踏入明德之境,你说的,只是其中一个原因。

另一个原因,就是法修相较于别家,更重于国!

法施于国,法布于众,法定于天下。

如此,才是法修的明德之道。

其载体不仅仅是单个的人,而是众!

故而,管仲定法于齐,李悝变法于魏,慎到明法于楚,国体咸变,方能踏入明德之境,甚至直抵天命。

秦国依法治国,正是法修施展才华的沃土,但也是法修最难成道的境域。

因为,商鞅给后世法修留下了一个难以解开的死局,基于秦之国体的死局!”

说到这里,白止的声音微微一顿。

王子渊听着白止的话,眼睛有些发亮,急声道:

“什么死局?”

白止扭头,眯着眼睛:

“这个死局若是能解开,秦当开创不朽之功基,立下万世之基业。

其中牵连极多,而且以王大人当前的状态,也难以解开这个死局,所以暂时保密。”

王子渊的心中仿佛有人在不停的挠抓,痒的厉害。

但是听着白止这个语气,似乎的确没有说的意思,不由得眸光有些晦暗。

但是就算不解开这个死局,本楼主也是有法子让王大人踏入明德之境的。”

白止看着似乎有些失落的王子渊,微笑着开口:

“本楼主刚刚说的契机,可不是那个死局,而是如今被王大人托入了秦国国运的文锁。

法修的文道,是随着国运的反哺,人之愿力的吸纳而不断精进。

王大人止步于法修三品,并非王大人资质不够,也不是秦国不够强大,愿力不够精纯。

而是秦国的国运只会给王大人反哺那么些运力,毕竟王大人也未曾真正做出什么推动秦国国运强盛的举措。

但是如果王大人成功诛除宗正署,真正在秦民的心中立下了刑无等级的理念,秦民的愿力自然会增强,国运亦会强盛。

而位于国运体内化为镇压宗正署律法的文锁,也自然会得到反哺。

到时候只要王御使取出了文锁,自然能顺理成章的踏入明德之境。”

王子渊眉头紧皱,疑惑道:

“我,已经切断了同文锁的联系,而且文锁还在秦国国运之中。