塌上,静静看着坐在床头的太子妃。见其容貌清丽、气质温婉,有那么一刻,竟有许多愧疚她一直想要一名子嗣,但他却因为种种原因不肯给她。他是可怜人。她又何尝不是?
太子叹息着起身,与太子妃轻声聊了一些家常。
有那么一瞬间,太子真有冲动就这么对太子妃好下去,给太子妃一名子嗣,可惜……如果她不是林家女就好了。
太子就这么在最放松的情况下有一搭没一搭地想着,没发现太子妃眼中的挣扎。
少顷,太子妃暗暗咬牙,随后道。"殿下,妾身想与您单独说一些事。"
&nt;什么事?"
见太子应允,太子妃便将周围下人们遣开,随后道。"殿下,前两日妾身收到家父来信,说因粮草价格上涨,兵营中粮草不足,过两日家父回京述职时会申请朝廷增加军饷。"
&nt;……"太子前一刻的轻松瞬间消失得荡然无存,"临宣侯的军饷,是所有军队中最多,如何再加?"
太子妃自然也知晓皇上对父亲的宽待。她也不想这样,"但……但是听说现在粮食价格上涨了……"
&nt;价格上涨,与军粮有什么关系?各个军队的军粮是按照人数拨出,而非价格。"
&nt;妾身也知晓……"
&nt;是因为临宣侯的私兵粮草不够了吧?"
太子妃低着头,不知如何回答。
私兵,便是私自招募的兵士,因为并不记录在兵部,所以朝廷不会下拨这些粮草和军饷。
私兵是违法的!一旦查出,便要革职查办。
临宣侯有私兵,玄德帝知晓,但不知道有那么多,便睁一只眼闭一只眼地忍了。
可,太子知晓其具体数字。
如若不是粮食价格改变,临宣侯有自己的手段挤出这一部分粮草养私兵,但是因为粮食价格上涨,养私兵的费用增加,临宣侯承受吃力,便动了要朝廷加拨军饷的打算。
&nt;这件事,母后知晓吗?"
&nt;母后知晓过两日父亲回京。却不知父亲会上奏要求加军饷。"
&nt;北方战事焦灼,临宣侯身为主帅,擅离职守回京城?"太子的声音彻底没了之前的放松,低沉又僵硬。
&nt;对……对不起……但家父的意思,这些私兵也是为了支持殿下……"
太子一下子笑了出来。
&nt;殿下,您……您笑什么?您不信?"
太子笑而不语,懒懒坐在软塌上,因未束发,乌黑长发垂在肩头,半遮着苍白的面颊,眼神好似灯烛,忽暗忽明,被几缕发丝盖着。<99.。.99.