渡须竹修裁而成的三尺长锋,兴高采烈地出了山门。
而道真,在目送徒弟离开后,在半空中折了个弯,就去了藏经阁。
到了藏经阁门前,立即就有俩名身着玉衡峰标饰道服的人迎了上来。
“哎呀呀呀,道真师弟你可算是来了!”
就这一句话,道真眉头都皱了!
另那一人察言观色的本事很了得,见道真皱了眉,立马就把那人扯到了身后!
然后和颜悦色的对道真说:“道真主事请见谅,王师弟向来口直心快,嘴上总也没个把门的,还请主事恕罪,恕罪。”
“既然嘴上不牢,那你就带他回去,去换一个知道自己是什么身份的人来。”
搭眼一看这俩人的修为,虽说还丹境还算看得过眼,但气息浮躁斑驳,想来应是用了什么取巧的法子,才有的这身修为。
似这种气息躁动、法力不纯的人,在剑宗内宗注定了只能是个小虾米,是那种面对面走过都不会被人用正眼看一眼的人!
这俩个人不能用!
那俩人一听到道真说要换人,顿时就慌了神了,就要去扯住道真!
道真忽地一回头,目中精光扫过!那俩人顿时就怂了,站在那儿眼巴巴的看着道真大踏步走进了藏经阁……
道真进了藏经阁后,却见有四名老道迎了出来:“阁中执事范先(朱浩、乔冶、崔鑫),见过道真主事。”
“粗缯大布裹生涯,腹有诗书气自华;四位老先生,有礼了。”
道真没有在这四人面前拿大,手作道揖认真还了礼。
反倒是那四名老道有点愣神了,一时想不明白道真为何呼他们作“老先生”。
不过道真念出来的那句诗,让他们一下子就看道真顺眼了许多……
见到这四位老道,道真首先想到的,就是这句诗。用这句诗来形容这四位老道,是最贴切不过了。
“老先生,不知三位阁主,与另那几位主事可在阁中?贫道今日履新,不好失了礼数。”
“在自是在的,只是……”
“只是不愿见贫道,可对?”道真笑了笑,毫不在乎的道:“见不见贫道是三位阁主与另那几位主事的事,贫道却是不能因此就不去与那几位走动。”
四位老道互看一眼,交换了意见后;那位名叫范先的老道向道作了个“请”的手势。
“既然主事执意,老道也不好拦着,主事请随老道来。”
四人领着道真在藏经阁转了一圈,三位阁主与另那几位主事果然是都没见道真。
三位阁主乃是法相真人,这会该是在各自洞府中参吾金丹道,自然没空再见道真。
但另那几位主事……
下马威嘛,可以理解。
该去拜访的都去拜访过,礼数尽到了,道真又对那四位老道:“贫道初来乍到,对阁中规矩几无了解,不知四位老先生可否降尊,领着贫道四处看一看?”
道真看得出来,这四位老道本身,也是有事情要找他的;但这转了快一个时辰了,他们都没有吭声说是什么事……
“主事客气了,老道等令命。”
藏经阁四周,还分布着讲道台、静心殿、演剑场与思过崖四处。
看名字就知道这四处是干什么用的了。
本来,道真以为讲道台就是一处类似露天广场一样的地方。
可实际上,露天确实是露天,但却并不是广场,而是课室……
一个半人高的讲台,下边则是七排标注了七脉峰名字的桌椅,每排十二张。
在这七排桌椅之外,还绕了两圈共计一百零八张小板凳。
讲道台今日是早由一位姓陈的三殿长老讲授课业,讲的是巧力运用与法力精炼;道真站在外头听了好一阵,发现这位陈长老讲得