第801章 妖风四起(3 / 4)

海上升明帝 木子蓝色 209 字 2022-08-21

楼上,观赏雪景,三面围起屏风,架起炭炉,顺便烤点羊肉,温壶黄酒,倒也不错。

不过说到移民问题,文安之这位能力极强的首辅也有几分无奈。

“朕看是有些人不愿意配合朝廷政策吧?”皇帝有几分不高兴,朱以海起兵没几年,但折腾的动静着实大,不管是清田量地,还是取消军户匠户盐户这些,又或是摊丁入亩,官绅一体纳粮,在皇帝一手刀一手糖的威逼利诱之下也算是跌跌撞撞的进行着。

随着皇帝光复中原,到处都在移民。

皇帝把那些因战争、饥荒,还有以前的皇庄藩田和军屯田等官田大量拿出来分授给新朝的将士、官吏,或是低价卖给百姓,这样的做法,自然为皇帝赢得许多人心、支持,但却也一直在损害威胁着士绅地主们的利益。

原因非常简单,清量田地,既清理历年侵占的官田、军屯,也清理寄名投献等,加上隐匿不报的开荒田,或是以熟为荒等等,这让他们就损失不小。

而摊丁入亩,官绅一体纳粮更不用说,有多少田就得纳多少田赋丁税,实打实无法逃避。

偏偏朝廷现在各种分田授地,各种移民,这带来一个更严重的问题,许多占有许多田地的地主士绅,现在面临着有地而没人种的问题,更麻烦的是,朝廷规定,田地抛荒要罚,抛荒三年以上就要没收。

以前土地兼并严重,许多百姓失地无地,只能佃种地主士绅的地,地少人多,地主士绅们可以各种压榨,高地租,甚至额外的劳役等,反正不愁没人种。

但现在,朝廷不仅划了地租的红线,还把大量的无地农民迁走,又给许多穷人分田卖地,使他们成了自耕农,地主们压力大了。

地再多也得有人耕种才行,不种还得罚银甚至没收,压力下,他们也只好降地租分成,但依然出现难以佃租出去的情况,想雇佣长工短工耕种,也难,各地工商大兴,进矿进厂,都比给人当长工或打短工强。

要想招长工或短工,都得提高工钱。

以前招个长工,包吃住,一年再给三两银子就够了,而现在包吃住外,十块银元一年都未必能招的到一个好长工,就算这包吃,也比以前条件得好,农忙季节天天得有肉,还不能随便副猪肠猪肺打发,起码也得有个猪脑壳。

朝廷持续不断的移民,给他们到地多人少的北方或边疆去分田授地,穷人自然高兴,有自己的田地,哪怕再辛苦一些,可熬上半生,起码下半辈子会好过,甚至自己辛苦点,下一辈也起码就轻松了。

但对那些地主们来说,没人了剥削谁?

以前有钱就买地,不说一本万利,那也绝不会亏本的事,既能剥削农民佃户,还能偷税漏税,士绅优免嘛,再搞点诡寄飞洒的勾当,可不就一本万利。

现在搞的那些穷人,不是去进厂打工进山挖矿,就是也分到田或是分期买到地了,一个个也整天侍弄自己的田地,农闲时间,还能让儿女们去外面做工赚点钱。

以前到处都是廉价的劳动力,可以轻松的雇到长工短工,但现在难了,甚至地都不好佃租出去。

现在朝野开始有一股风,在抵制朝廷的这种扩张和移民,有人公然在说皇帝好大喜功,甚至有穷兵黩武等话,其实说到底就是朝廷的这些政策,损害了士绅地主们的利益。

他们巴不得那些百姓都穷,都困在他们的庄园田地里,向他们佃租田地,或是成为他们的长工短工,一年到头,最后收成绝大多数进了他们口袋,甚至遇点红白喜事,生老病死的,或是灾荒什么的,都只能找他们借贷,然后利滚利,彻底沦为他们的奴仆。

穷人越多,他们才更安稳。

皇帝现在一面清他们的田,一面让他们士绅一体纳粮,一面还给那些穷人分田授地,那他们还怎么过?

总不能自己下地干活吧?