第4章 鉴宝(2 / 3)

盗墓江山 东郊府尹 3449 字 2023-11-20

到终于看到一家上书“孙记古玩”的临街小店。那小店门口还写了两道对联,左边是:博古通今揽千载奇物;右边是:琴棋书画博天下奇闻。门上的横批,四个遒劲横批大字:琳琅满目。

一个瘦小个子,看上去四十开外的中年人在里面拿着鸡毛掸子在弄浮尘,除了他,十来平米的店面没有别的人。可能是实在无聊,他一边掸着灰尘,嘴里一边哼着小曲。

张如铁,刘东径直走了进去。张如铁开口便问:“请问,这是北佬孙的店面吗?”

“你们是?”中年人放下鸡毛掸子,抬头看向两人。

“我们俩是黔东过来的故友,特地到这里来找北佬孙的。”李东接过话来。

“我就是北佬孙,怎么之前我没见过你们俩。再说,年轻一辈,我也没交过几位朋友啊!”

原来,这就是北佬孙。只见他说完这里,印堂上,显示出了一个大大的川字纹来。

张如铁忙把堂叔张义满写的纸条拿了出来,交到北佬孙手里。北佬孙看了那纸条,又仔细打量起两人来。

一高一矮,一胖一瘦,高的胡渣满脸,矮的圆似冬瓜。两张稚嫩的脸,被北佬孙看得红一道,白一道。

“你俩是张义满的亲戚,你们要找我帮你俩出手东西。这个老鬼,我在你们那的时候打死也不肯跟我说有宝贝,这下,倒派出两个年轻娃娃出面,这是什么意思。”北佬孙已经看完信里的内容,怒气未消,一把撒在两人身上。

刘东抖动着圆圆的厚嘴说道:“叔叔那边,真没有诓骗你,我们这次带的宝贝,是我们无意间,刚挖到的,我叔叔也是才知道。所以,你先前去的两年,他没东西,还希望你能理解。”

说到宝贝,北佬孙干瘪的身子不由的精神了几分,那川字纹显得更明显了。

“好,等我一下,我先去关下门,我倒要好好看看你们带了什么宝贝。”

北佬孙号称这花鸟市场的古董行家,打从他眼皮下过的古董玩意,没有十万件,也不少于八万件。从商铜周鼎,到秦砖汉瓦,唐宋瓷器,明清字画,他哪样没见过,哪样没碰过。更别说是玉器玛瑙,珐琅奇石,珍珠翡翠,他是无一不通,无一不晓的。

北佬孙关上门帘,就走了进来,屋顶上的白炽灯足有上百瓦,将屋内照的通亮。挨着墙的两边,摆着的古董,也由布置好的灯光,恰到好处的照映出来。那一件件的古董,由光线折射出优美的线条,看上去,每一件都是品貌极佳的艺术品。

刘东放下行李箱,将放在里面裹的严严实实的宝贝取了出来。稻草编的绳子,极好的保护好了那口瓷器,取开来原样无误,玉箫和折扇也小心翼翼的布中取出。整个过程,北佬孙站在不远处,看的清清楚楚。

“来,把你的这几件宝贝都放到这个工作台上。”北佬孙一边走到摆有一张大台灯的玻璃面板边,一边招呼刘东和张如铁。

张如铁提着瓷瓶,刘东拿着折扇和玉箫,就走到台子边。张如铁把瓷瓶内的报纸去掉,就放在了工作台上。

北佬孙取出挂在墙上的一口放大镜,就仔细一边掂着瓷瓶四周,仔仔细细看了起来。他一边看,一边自己嘀咕。

突然,他好像想起了什么。突然就把这口瓷瓶就翻了过来,高有一尺两寸的瓷瓶在北佬孙的手里,犹如一个白瓷娃娃,被翻转了过来。

翻过来的瓶底露了出来,台灯下,瓶底的几个釉字分外显眼:大明宣德八年御制。北佬孙看在眼里,眼中已是喜形于色。

明朝瓷器以宣德年间最为上品,其烧制技术达到了前所未有的最高峰。据《大明会典》记载,宣德八年,景德镇烧造龙凤瓷器四十四万三千五百件。眼下这只瓷瓶,龙凤和鸣,青花缀底,正好印证了书中的记载。

北佬孙又仔细看那瓷器的纹路和瓶口的釉纹,行云流水,