年初八晚上,茂才街道19号。 朱王家 八点一刻左右,朱王这才忙完一天的活,心情相当愉悦的回到家,并且一到家就将今天分到的三块一毛七分钱全部交给了他妈,然后相当骄傲的说道: “妈,你收着,从今往后只要不出啥意外,每天应该都不会低于三块!” 他还没成家,同时为了让他顺利拿到这工作,家里除了搭了不少人情,也搭了两三百块钱,所以办入职之前,他家里人就商量好了,他的工资得上交。 其中五块钱算家用花销,毕竟他都上班了,自然不能再白吃家里的伙食。 正常人交五块钱伙食费是不多,但他其实中饭和晚饭都不在家吃,每天还能带不少次品糕点回来。如果脸皮再厚点,每天早上早点上班,一天三顿都不在家吃也没问题。所以如果真锱铢必较的话,那他交五块伙食费其实是亏的。 但这种事哪有什么好计较的。 反正朱王他是不在意。 扣除了伙食费五块钱之外的其他工资,当初商量好的是也都全部上交,直到把家里搭的钱填上为止。当然了,说是为止,但其实工资还是要继续交,继续给他攒结婚的钱,并持续到他成家。 如果他结婚早,钱还没攒够,得掏家底的话,那回头结了婚,钱也得还。 绝不能欠。 这点朱王自己也同意了。 家里就这条件,要是他死抠,一分钱不出,那对他弟弟妹妹也不公平。他爸妈只有他爸有工作,可家里除了他之外,还有两儿子一闺女呢,他爸那个工作最多留给一个儿子,另一个儿子找工作还得花钱,三个儿子结婚也得花钱。 女儿工作不留给她。 嫁妆总不能少吧! 未来要花钱的地方多着呢,要真把家底全投给大儿子,等二儿子三儿子和小女儿年纪大了怎么办?他们夫妻没那么多时间再慢慢攒家底了,即便一碗水端不平,那也不能把九成水都给家里大儿子,剩下沾点嘴唇,渴不死就行啊! 所以让大儿子这时候适当付出些。 也理所当然。 而朱王暂时是既没心仪对象,也没什么用钱的地方,同时还不大喜欢这种背债的感觉,所以在拿到高芸给他的第一笔两块钱报酬时,他就交给他妈了。 之后几天天天如此。 不过他妈温荷有记账,不会坑他。 此时接过钱数了一下,就一边拿出账本记下来,一边颇为好奇的询问道: “今天怎么比昨天多了一块多,将近两块钱啊,还以后每天都这样,不是说供销社的销量降了吗,而且看你今天回来的时间,销量应该没有涨上去吧。 咋回事啊?你说清楚…… 你不说清楚,我总不大放心。” “妈,我今天拿的不是帮师傅打杂干活的报酬了,而是做糕点的分红,师傅人特别好,这几天教的贼用心,不过才三四天功夫,我跟小钱两人,就能独立制作供应给供销社的那些个糕点了。 师傅说她懒得做糕点,嫌费事。 所以就让我们做了,分红也都给我们,自己一分没拿,还说以后都这样。 供销社那边销量还挺稳定的。 所以我才说如果不出意外,以后每天应该都能有三块钱左右分红,如果逢年过节特别忙,或者供销社那边想办法将糕点推销给其他供销社的话,那每天说不定能拿到五块或六块的分红呢。” 解释情况的时候,朱王的嘴角是一直上扬着,就没下来过。一天三块,一个月就是九十,加上本来就有的三十二块钱工资,一个月一百二十块的收入。 放在过去想都不敢想。 晚上做梦都不敢这么梦啊! 一百二是什么概念,如果手里有自行车票的话,已经能买个中低档的新自行车了,如果手里有收音机票,也能买个大差不离的收音机了,有