第72章 疑云初现(2 / 4)

合鸣 飞梦舞轻歌 2359 字 8天前

翻不了天。” 她心中却暗自警惕,五王爷绝不会就此罢休。

夜色渐深,东宫内灯火摇曳,韦睿躺在寝室内,辗转难眠。那名太监的诡异举动在他脑海中挥之不去,他知道此事若不查清,恐对太子不利。次日清晨,他借送书之机,前往赵希若的公主府邸。韦睿通报后,被引入内厅,赵希若身着便装,正在翻阅奏折,见他进来,抬头笑道:“韦睿,来的正好。”

韦睿上前行礼,低声道:“公主殿下,韦睿有要事禀报。” 他将昨日御花园所见一五一十道出:太监的鬼祟身影、藏信的墙角、信封上的 “密启” 字样,语气中带着几分担忧。赵希若听罢,眉头紧锁,沉思片刻后道:“此事非同小可,东宫乃太子居所,若有奸细混入,后果难料。你做得很好,先继续监视,切勿轻举妄动。”

韦睿点头:“公主,若那太监真是奸细,我该如何应对?” 赵希若目光坚定:“你只需观察其动向,我会派人暗中协助。” 韦睿闻言,心中稍安,却仍有些不安:“五王爷势力庞大,若与他有关,我恐难以应付。” 赵希若拍了拍他的肩:“有我在,你无需担忧。” 她顿了顿,又道,“近日朝堂不稳,你更需小心。”

继续阅读

赵希若微微颔首,目光转向韦睿,语气郑重了几分:“韦睿,你需记住,如今你的身份是太子的侍读,当以太子为重,凡事需先行秉明太子。太子虽仁善,却也容不得身边有不忠之人,你可明白?”

韦睿闻言,心中一凛,连忙上前行礼,声音中带着诚恳:“公主殿下,韦睿知错了。多谢公主教导,韦睿定会铭记于心,日后定以太子为重,绝不敢再有丝毫僭越。”

赵希若看着韦睿,眼神稍缓,语重心长地说道:“你能明白就好。太子乃国之储君,他的安危和成长关乎着整个大梁的未来。你既在他身边,便要尽心尽力,凡事多为他考虑。我知你聪慧机敏,但在这宫中,忠诚是最为重要的。你若能始终忠于太子,我自会全力支持你,也会护你周全。”

韦睿抬起头,目光坚定地看向赵希若,说道:“公主放心,韦睿定不负殿下所托,也定会忠于太子。此次是韦睿思虑不周,还望公主恕罪。”

赵希若轻轻点头,说道:“知错能改便好。你先下去吧,继续留意那太监的动向,但切记不可轻举妄动,以免打草惊蛇。太子那边,你也要找个合适的时机将此事告知,让他心中有数。”

韦睿再次行礼,恭敬地说道:“韦睿遵命,定会小心行事。” 说罢,他缓缓退下,心中对赵希若的教导充满了感激,同时也更加坚定了自己要忠于太子、查明真相的决心。

韦睿行礼告退,离开府邸时,天色阴沉,乌云压顶。他抬头望天,心中暗道:“关于太监的诡异行为,自己一定要找机会禀明太子。” 他脚步坚定,带着满腔责任返回东宫。

东宫书房内,阳光洒在书案上,映出一片金黄。太子赵治手持一封奏折,眉头紧锁,今日皇帝特意安排他处理一桩政务:某地水患,百姓流离失所,急需赈灾。他反复阅读,思索对策,显得有些局促。韦睿站在一旁,静静观察,见太子踌躇,便轻声道:“殿下,可有难处?”

太子抬起头,叹道:“韦睿,赈灾固然要紧,但国库银两有限,我不知如何权衡。” 韦睿微微一笑,恭敬回道:“殿下,水患乃天灾,赈灾刻不容缓。可先命地方开仓放粮,拨付部分银两安置灾民,再查水患根源,修筑堤坝以防后患。” 他的声音平稳,条理清晰。

太子眼前一亮:“此计甚好!” 他提笔在奏折上批示:速拨五万两银,命地方赈灾并查因。写罢,他抬头笑道:“韦睿,多亏有你。” 韦睿谦逊道:“殿下英明,韦睿只是略尽绵力。” 太子伸了个懒腰,放下奏折:“政务繁琐,我还有许多要学。”