“我们终究还是因为仁慈而犯错了。对不起大家。”
其实关于此事,很早就有争论与分歧。
科学家、军人、政治家等个领域的领导人们各执己见,争论的结论是即便陈锋大师有隐喻和考虑,但大部分人依然不愿意承受可能导致至少几十亿人死亡的巨大风险。
只要能救下来,谁又愿意冷冰冰的看着同胞去死呢?
人一旦起了贪欲,便很容易犯错。
犯错的代价,便是新的危机,大灭绝。
2544年1月,北半球寒冬,南半球盛夏。
一场悄无声息的变化开始了。
也不知道遥控操纵一切的复眼者究竟是如何观察太阳系内的情况,究竟能得到多少信息。
总之,复眼者发现了《世外之歌》失效,s菌一开始就要面对抗体后,再次改变了策略。
太阳系屏障中的全部可控能量再次被激活。
复眼者再次投放了一种新的细菌。
该小个体细菌完全不是人体免疫系统的对手,在人体内繁殖力低下。
因此这细菌对人类完全无害,比大肠杆菌还安全。
但在动物体内繁殖能力极强。
该细菌对动物却同样不致命,甚至可以很好的共存。
这种特性具备普适性,除人类之外,适用于所有动物,包括无脊椎动物和脊椎动物。
后世人将其命名为z菌。
z的定义,取自智慧。
z菌又称智慧细菌。
单个z菌并不具备智慧,但当z菌在某个体内繁殖的种群数量超过一万个个体后,情况会发生变化。
具备一定数量规模的z菌将会集中到这些动物的中枢神经系统中去,并附着在其神经元上,悄然完成寄生同化。
再利用动物中枢神经系统中原有的神经链接,z菌的个体相互间形成了关联。
随后,一种类似于人类的脑部分工,但复杂程度低很多的z菌群体智慧,将会从这种强相关的群体中萌芽。
体现在外部的结果,是这个原本不具备智慧的生命,变成了具备智慧的个体。
体现在内部的本质,则是无数个z菌个体组合了起来,形成了群体智慧。
哪怕这个智慧的水平依然很低级,但相较于各种动物本身,却依然是质变。
脑部智慧改变后,变化并未停止。
可能是为了匹配具备智慧后的中枢神经系统消耗,也可能是z菌的基因本能,这个被感染的个体的身体结构,将会被重新唤醒快速分裂与定向基因表达的本能,其过程类似于从胚胎到成熟个体的过程,但要更复杂得多。
在完成这个过程后,被感染的动物会发生剧烈改变,呈现出地球生物不可能具备的特性。
被感染个体可能会获得更大的体型,以支撑更多的z菌,得到更高的智慧,也可能会保持原有体型,仅维持基本的智慧。
这种全新的动物,被命名为灭绝动物。
陈锋在史料回顾中看到这一段文字描述时,脑子里第一时间回想起的,是入侵者的蜻蜓战机。
想起那玩意儿的杀伤力,他头皮一阵发麻。
真的玩脱了。
这次复眼者放大招了,拿出压箱底的玩意儿了。
让二十六世纪的人面对蜻蜓战机?
有战而胜之的可能吗?
没有!
只是一架蜻蜓战机,便足以完全摧毁二十六世纪的整个人类文明!
双方的科技代差太大,那时候人类的任何武器,都不可能对蜻蜓战机造成丝毫伤害。
或许一架蜻蜓战机不能瞬间摧毁整个文明,但在封闭的太阳系空间内,它能像个索命的死神,一个城市一片区域一个星球这样一点一点的扫荡收割。