第一七六章 陀历道(三)(2 / 3)

佛系商途 淮上文歌 299 字 2020-04-23

每年西南风起之时,就是北天竺一带的旱季,适合播种耕作。

等到五六月份雨季来临时,族人们就会赶着牛羊前去葱岭高原的夏季牧场,放牧避暑繁衍生息。

日出而作日落而息,日子过得倒也优哉游哉,神仙一般的与世无争。

可惜这些贵霜老民们还不知历法为何物,仅仅根据往年和世代传下的经验来判断春耕秋实的大体时节。

其中难免会有差错,比如雨季开始的时间早算的几日,旱季来临的时间迟算了半月。

如此以来,就给了各种天灾以可乘之机。

其中最可怕的便是早来的山洪,把正待收割的胡麦冲刷的干干净净颗粒无存,过去半年的辛苦全部白费。

听了麦田鹿之言后,我对陀历河谷这些贵霜老民的境遇有了大体的了解。

解决山洪灾害的策略又多了一条,即为制作修订历法,如东土的夏历那般,摸准四季的节气变换,适时而动。

但这一条为长策,短期内劳而无功。

因此防止山洪侵害的唯一谋略,还是因势利导的治水之策。

密波那山口是葱岭和北天竺之间的界山,也是南北节气的一条分界线。

从不周山脚下流出的冰河经过密波那山口后,河面上的冰封就完全消失了。

但见一块块还未完全融化的冰凌从上游而来,在河面上盘旋而过,场面甚是壮观。

山口南边还是层层叠叠向下延伸的起伏的山峦,山顶上的积雪已是稀有之物。

也许仍然处于紫气稀薄的高原之故,所有的山坡、山脊上植被甚少,全是一片光秃灰褐的颜色。

与葱岭北坡蒲犁国、子合国那一带的地貌很是相似。

只有在山与山之间的河谷地带,才能看到一片片难得的绿意。

令我们这些一个多月没见绿树鲜花的北方西域人倍感欣喜,有一种逃出生天的快感。

佛家的得道之人大体有两种,一种如释迦牟尼佛。

在菩提树

下或者深山草寮之中,长期闭关静坐、苦思冥想,终于悟出了尘世的真谛得以解脱。

另一种则是如法显师傅那般向苦而行长途跋涉,在漫漫的朝佛途中大彻大悟。

如此说来,我们这些走遍天下险途的商者,如今也成半个佛家了。

可惜还缺那种看淡生死、放下得失的超脱之心,还迷恋红尘路上的烤肉美酒、异国红颜。

佛门所谓的贪、嗔、痴、慢、疑“五毒之心”,全然放下谈何容易也

“秦冲、锅盔前方山谷有个贵霜人的村寨,你们带人过去采办些活羊鲜肉、新鲜果蔬但有麦酒、奶酒也尽管买来不问价钱”

刚刚在密波那山口前的河滩上扎下帐篷,听麦田鹿小姐言山下五里外就有一个游牧的村落,我赶紧招来秦冲等人交付采购事宜。

自蒲犁国以来,商队所有人马已有一个月未见青草活物了,早已吃够了冷硬的熏肉馕饼。

因此看到山下的炊烟之后,刚刚升起的求佛问道之心瞬间被抛到了九天之外。

孔圣有言,人生在世,食色性也我等凡人概莫能外

“少主,天高地阔满目生机啊呵呵就让大伙在这好好休整几日再行上路”

苏叔看着山下的夕阳,抚着银须呵呵笑道,神情举止像极了过世的爷爷。

“苏叔,您老先前不是说等到了陀历河谷才好好的修养生息嘛为何改主意啦”

“队中的藏酒已断顿多日苏叔啊,您老的酒瘾犯了吧秦冲他们此番前去要是贾不到酒酿,那可如何是好”

朵儿放飞肩上的青鸾,挽着苏叔的胳膊呵呵亲热道。

“还是小姐了解老夫啊呵呵我已打听过来啦,山下的村落有北天竺数一数二酿酒世家,这里酿出的胡麦清酒